暑期到来!青岛眼科医院专家提醒:别让这些误区害了孩子的眼睛
目前,近视是世界范围的高发疾病。国家疾控局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1.9%;且呈现出低龄化、高度化的趋势。研究表明,高度近视对视力的损害和造成失明几率,仅次于白内障。但日常生活中,由于不少家庭欠缺科学用眼和近视防控的知识,往往给孩子眼睛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如今暑期到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北部院区眼视光学与角膜接触镜科主任冷林提醒,儿童青少年要科学用眼、正确护眼,才能更好地预防近视。
别让这些误区,害了孩子的眼睛
7岁的童童十分喜欢玩乐高,平时一坐就是一两个小时;练琴和写作业也是聚精会神,总想全部做完再休息。由于用眼过多,他小小年纪便戴上了近视眼镜,且近视度数不断增长,去年一年甚至激增300度。“不知道他这种情况还能控制和改善吗?”童童妈妈说。
10岁的可可有300度的近视。妈妈本来想带他去医院配镜,但听朋友说有个机构可以通过按摩和针灸的方法治疗近视,便毫不犹豫报了名。不曾想,治疗3个月后,可可眼球胀痛,到医院检查才知道患上了青光眼,且他的视网膜被针灸的针扎了一个小洞,导致眼底出血,最后通过手术才得已脱离危险。
冷林表示,生活中,如上述两例中的近视治疗误区并不少见。“真性近视是不可逆的。眼轴长度的增加是造成近视度数增加的主要原因。如果长时间用眼,眼睛得不到休息,眼轴的长度会不断增加,近视度数也会随之增长。无论什么样的眼部按摩和针灸都无法让已经变长的眼轴变短,近视度数也不可能减少。所以,未成年人或近视度数持续增长的人想通过视觉训练提高视力,不仅改善不了近视的情况,还会掩盖近视的发展,从而延误治疗。”冷林说。
据冷林介绍,每年暑期,到其所在科室诊室就诊的儿童青少年高达1.5万人次,且呈现出低龄化和近视高度化的趋势。“最近我们从门诊上了解到,不少家长还没到放假,已经给孩子报好了各种学习班。加上如今电子产品普及,孩子们用眼过度,往往容易患上近视,或者在暑假里偷偷涨度数。”
暑期科学用眼护眼,专家这样说
那么,一旦确定孩子是真性近视,我们应该做什么?
冷林表示,目前医学上尚无法通过非手术的手段降低近视度数和治愈近视。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控制近视度数的发展,避免发展成高度近视,从而降低患其他眼部疾病甚至失明的风险。“控制度数发展,最重要的就是尽量给我们的视网膜提供一个清晰的成像,恢复正常的视觉输入。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近视预防手段和控制手段有角膜塑形镜、低浓度阿托品眼水、离焦软性角膜接触镜和离焦框架眼镜等。”冷林说。
据其介绍,角膜塑形镜是一种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近视的患者通过夜间配戴,可给角膜施加一定的压力,从而改变其形态,提高白天的视力,有效控制近视的进一步发展。低浓度阿托品是一种滴眼药水,可作为近视防控的药物长期使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疗效。离焦软性角膜接触镜则是一种能延缓近视度数增加的日戴型软性隐形眼镜,其通过镜片自身的离焦环设计,控制近视度数的增长。离焦框架眼镜也是一种有效的控制近视增长的手段,其防控近视的效果明显优于普通的框架眼镜。“但临床上,但这些手段的控制效果也无法达到100%。想要预防近视和控制近视度数的增长,除了以上医疗防控方法外,最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的用眼、护眼习惯。”冷林说。
冷林建议,暑假期间,儿童青少年首先要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一次最好不要超过半个小时,用眼后远眺3~5分钟。选电子产品时,采取“宁大勿小”的原则,且要保持足够的视距。第二是尽量选择白天在靠近窗户的地方看书、写作业,这样光线更充足,眼睛也不易疲劳。第三是尽量不要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同时不要挑食,保证营养均衡。还有十分重要的一点是,多进行户外运动,多亲近大自然,每天户外运动的时间最好不要少于2个小时,因为阳光下户外活动可以促进身体多巴胺的产生,其能够有效的预防近视。
冷林同时建议,家长们可趁暑期带孩子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全面的视力检查,及早了解孩子的眼部健康情况,并进行专业的预防和治疗。“暑期也是假期,给孩子放假的同时,也要多给他们的眼睛放个假。”冷林说。
(内容来源:半岛都市报)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