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验光配镜不简单!真的做对了吗?
随着当今社会电脑、手机的普及,近视发病率越来越高,近视发生年龄也越来越早。进行眼科检查时,医师常常会要求儿童青少年患者进行验光,有时还建议孩子进行散瞳验光。很多家长不理解,不同的验光有什么区别呢?
今年8岁的小朋友悦悦(化名)在眼镜店检查双眼均有50度的近视,父母带着悦悦再次来到了青岛眼科医院北部院区眼视光学科就诊,经过进一步验光检查后发现悦悦目前还没有近视,通过和悦悦父母的沟通了解到,在眼镜店时仅使用了电脑验光和试戴架插片检查出了近视度数,并没有使用综合验光仪设备进行更加细致的检查。
什么是医学验光?
医学验光是检查光线入射眼球后的聚集情况,它以正视眼状态为标准,测出受检眼与正视眼间的聚散差异程度。是根据患者的眼部检查、屈光状态、眼位、调节力、视功能、年龄、职业、用眼习惯等十几项诊断指标而给出的科学处方,直接关系到所配眼镜的准确性和舒适性,它需要丰富的医学、视光学知识,产生的效果不仅是看清物体,还对眼睛起到治疗和保健作用,让眼睛享受清晰和舒适。
常规验光与医学验光有哪些区别
常规验光以矫正视力为主,多使用电脑验光仪,镜片箱,视力表;医学验光矫正视力减少视疲劳,稳定视力,减少电脑终端综合征的发生,不仅看得清,还要看得舒服,看得持久。设备还包括综合验光仪、检影镜等,特殊病例还需做其他检查。
哪些人群必须进行医学验光
15岁以下的青少年初次戴镜者,戴眼镜出现视疲劳者双眼屈光参差者曾患有眼疾者需进行屈光手术者,短期近视度数增加较快者都建议使用医学验光进行检查后方可配镜。同时,18岁以下的青少年由于正处于眼睛发育过程,建议每半年就要进行一次医学验光。
有了医学验光为什么要进行散瞳验光?
人的眼睛好比是一台具有自动变焦功能的照相机。人眼中的晶状体就好比是相机的变焦镜头。视网膜就好比是相机的底片。晶状体通过变厚或者变薄从而将近处或远处的光线精准的聚焦到视网膜上,从而使人眼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而其中最关键的步骤就是晶状体改变厚度的过程,这主要是通过睫状肌实现的。
如果验光时不散大瞳孔,睫状肌的调节作用可使晶状体变凸,屈光力度增强,导致近视度数加深,可能会验得错误结果(所谓假性近视或调节性近视)。因此,儿童近视,散瞳验光是非常必要的。
散瞳验光的重要性
如果孩子通过散瞳验光确诊为假性近视是无需配眼镜纠正的,它只是表现出一种近视现象,但实际上并非近视。只要这种调节痉挛解除,这种近视现象就会消失,是个可逆的过程。重要的是改变孩子的用眼习惯。不通过散瞳盲目配镜可能会加快导致假性近视转变为真性近视。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