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您的位置: 本部新闻公告院士风采院士动态详细

谢立信院士:光明路上的追梦人

发布时间:2021-05-19 10:59:00    本文出处:办公室   
浏览量:0

文 / 通讯员 赵英佐 林萍

梦想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总是以崇高的姿态、需要漫长的脚步、赋予未来的想象。


谢立信院士


谢立信,一位在光明之路上奋斗了半个世纪的追梦人,怀揣着为了人类光明的理想,从潍坊医学院的小研究室到今天国内外知名的山东省眼科研究所,从建立青岛眼科医院、山东省眼科医院到创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青岛眼科研究院,从发表第一篇中华眼科杂志论文到获得三次国家科技进步奖,他一路探索、一路追寻、一路创造, 不断凝练智慧的结晶,终至梦想的彼岸。

在追梦的过程中,谢立信创造了中国眼科界无数个第一,引领中国眼科学开拓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明天。谢立信,通过他的传奇生涯,我们看到了一代科学家自力更生、开拓创新的坚韧执着和心怀大爱、不忘初心的家国情怀。


热爱专业,梦想始于最初的执着

1965 年,23 岁的谢立信从山东医学院毕业, 被分配到潍坊医学院,后机缘巧合从妇产科调入了眼科,这里成为他追逐眼科学梦想的起点。明确了事业发展方向的谢立信,很快就展现出了对所从事专业的执着热爱和开拓创新精神,他独立创建了潍坊医学院眼科教研室,并成为唯一的眼科教师,随后的时间里他投入了自己全部的精力, 一边苦练眼科临床技能操作,一边给医学院的学生讲授眼科学课程,一个人承担了眼科教研室的全部工作。

1975 年,改革开放前夕,潍坊医学院成立了自己的附属医院,谢立信抓住机会扩大了眼科事业的平台,组建了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科室初创,条件异常艰苦,没有资金支持,缺乏实验设备,只有一支手电筒、一台眼底镜、一张视力表,有时一天也见不到一位患者。面对窘境, 谢立信依然信心百倍,他认为有一个能开展工作的平台足矣,只要有了起飞的支点,即使面对疾风骤雨依然能搏击长空。谢立信一切从头做起, 他白天搞临床,晚上做实验,将个人休息时间压缩到了极限。

优秀的科学家从不回避困难,他们总能在志存高远的同时客观分析问题、冷静面对现实。在拥有了新的工作平台后,谢立信从科室现实条件出发,结合中国眼疾患者特点,选择了患者数量较多、检查设备要求相对较低的角膜病作为主攻方向。角膜的厚度只有0.5 毫米,角膜移植手术也是眼科最复杂的术种之一,因此勤学苦练手术操作技能是成为一名优秀角膜病医生必不可少的功课。然而人体眼球太少、动物眼球太贵,谢立信就在卫生纸、薄胶皮纸上反复揣摩练习,日复一日、从不懈怠。经过持之以恒的高强度学习和临床实践磨炼,他的临床和科研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1978 年,谢立信在简陋的条件下,成功为3 名患者进行了角膜移植手术,技巧和效果都达到当时国内领先水平。自此,全国各地都知道了山东有个谢立信角膜移植手术做得好,各地慕名而来的求医者络绎不绝,一个个重见光明的故事不断上演。同时,他的科研成果也取得突破:1981 年,谢立信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人脐带血清角膜活性保存液”,效果达到国际通用产品水平,而价格仅为进口的五分之一。同年, 他在《中华眼科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

1983 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已经逐步敞开,在角膜病领域已有一席之地的谢立信引起了国际眼科学界的注意,来华交流的美国国际眼科手术队的专家Hook 博士,特意赶到潍坊观摩了谢立信的角膜移植手术。Hook 博士被震惊了, 他完全想象不出在这么简陋的仪器设备条件下能做出这么精湛的手术,当晚他就给远在美国的国际著名角膜病专家Kaufman 博士写了信,“在中国的一个中等城市- 潍坊,我遇到了一个十分不寻常的医生。我们参观了他的角膜病研究工作室和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并检查了经过他手术后的几例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患者,他是个极好的天才。他做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的精湛技巧、优美操作简直让人入迷,使人好像在欣赏一位东方艺术大师的雕刻和绘画……”。同年,美国的另一只眼科手术队也来到潍坊医学院传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技术,与国外眼科同道的交流为谢立信打开了国际视野,发现了一片从未看过的眼科世界, 于是他产生了要走出去的想法。


艰苦奋斗,靠自己的双手编织梦想

谢立信一直坚信“机会和条件不是等来的, 是创造出来的”,要想走出国门,他面临着比别人更多的困难,必须主动克服困难创造出国条件。谢立信是留苏预备生,求学时代学的是俄语,语言是出国的第一道难关;第二道难关是资金关, 他当时的月收入仅45 元,根本无法支撑在美国的各项开销。梦想在前,谢立信在毫无基础的条件下硬是凭借超常的毅力用两年的时间攻克了英语关,并申请到了美国防盲协会(RPB) 的资助克服了资金关。1987 年1 月,他拿着400 美元到了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眼科中心,成为世界顶尖角膜病专家Kaufman 教授的第一个中国学生,开始了博士后研究工作。

抵达美国后,谢立信首先被安排到病毒学实验室工作,从未学习过病毒学的他再一次面临困境。不熟悉实验室仪器,他就拿说明书看了一遍又一遍,在同事身边仔细观摩,每天一早就进到实验室,中午饭也不吃,就喝点水,周末的两天都会在实验室。做了一年以后,勤奋聪明的谢立信获得了导师和同事的认可,并陆续取得了相关的学术成果,被称为来自中国的天才。在美国的两年期间,他陆续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了三篇学术论文,其中两篇被推选到“世界视觉和眼科年会”上宣读,并成为RPB 年度报告中表彰的5 名国际眼科工作者之一。《佛罗里达州报》头版头条大篇幅地报道了他在美国所取得的研究成就。

1988 年底,完成了研究任务的谢立信谢绝了导师的挽留,带着各种国内欠缺的珍贵资料和科研器械回到了祖国。经过美国的两年系统学习, 谢立信意识到,中国眼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在于不重视基础研究。谢立信经常说“先进的设备我们可以花钱买到,但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和技术是买不到的”,他下决心要发展我国眼科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工作,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决定自主打造一个新的、更高的平台,亲手创造一个更好的科研环境。在他的积极争取和筹备下,在山东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1991 年山东省眼科研究所在青岛正式成立,谢立信被任命为所长。

山东省眼科研究所获批成立之初仅有3 人, 没有独立的办公场所,挂靠在青岛市第二人民医院。随着眼科所事业快速发展,各种开拓性成果的持续显现,原有的挂靠模式已经逐步暴露出其固有的局限性。后经省委组织部牵头调研,省政府批准决定眼科所在青岛重新征地,独立建所, 谢立信再一次开启了艰苦奋斗的创业模式。1992 年,江泽民总书记视察青岛时,座谈会上,谢立信汇报了归国创业的感受:“在目前的国情下, 知识分子不应等、靠、要,要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 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造福于人民,为国争光。” 他的发言得到了总书记的带头鼓掌,而在实际工作中他也践行了自己的承诺。


2008年,谢立信院士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最高奖并表获奖者发言


面对独立建所的各种难题,谢立信从不抱怨, 始终怀着感恩的心,想方设法克服困难,不知疲倦的全身心投入,他每天忙于业务工作的同时还要应对大量的基建、设备购置、办理各种繁杂手续等工作,每天最多休息3、4 个小时。1994 年, 眼科所在青岛市政府无偿提供的10 亩土地上建起了综合大楼,高速度、高质量的完成了独立建所工作。期间,谢立信领衔的眼科团队克服了种种困难,没有工作场所,他们就租赁了燕儿岛路种子站和宾馆的客房,用三合板隔断搭建诊室、检查室;缺少建设资金,他们就夜以继日的出门诊、做手术,用挣来的钱买建筑材料,一边工作一边建设;在搬入新址前,为了节省费用,全所职工集体上阵,靠普通的四轮车,人拉肩扛,仅用一天的时间,就将全部设备物资搬迁到新址。后来,眼科所将这种精神凝练为“热爱专业、艰苦奋斗、自主创新”的十二字文化,并为一代代眼科所人传承发扬。


自主创新,为梦想插上你腾飞的翅膀

谢立信对国内外眼科基础研究方面的巨大差距始终有着清醒的认识,因此在眼科所成立之初的那段最艰苦时期,就克服了包括资金短缺在内的诸多困难,毅然成立了山东省眼科研究所实验室。依托较为完备的临床、科研新平台,谢立信终于给自己的眼科梦想插上了翅膀,从此在眼科学的广阔天空振翅翱翔、一展抱负 ,创造了中国眼科界无数个第一。


谢立信院士荣获2012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在角膜病领域,谢立信在国际上首先提出并论证了角膜内皮细胞功能失代偿的临床早期诊断标准,并提出了眼库供体角膜活性新的判定标准——“活性密度”的概念,对指导临床和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价值。1989 年这项成果“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角膜植片内皮细胞功能失代偿的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中国眼科第一个国家奖。针对真菌性角膜炎,他首次发现并提出不同真菌菌种在角膜内存在不同生长方式,这是国际上首次就真菌菌丝的生长方式提出的创新理论,根据这一理论不仅使药物不能治愈的患者得以挽救眼球,而且一次手术成功率达到93% 以上,该研究成果被编入2005 年版国际权威性角膜病学专著《Cornea 》。


2015年,谢立信院士主刀成功完成全球首例生物工程角膜移植手术


针对手术用的眼角膜来源匮乏问题,谢立信于一手创建了国内最早的符合国际标准的眼库之一——山东眼库,并在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期间, 向全国人大提交了《关于角膜捐献法立法的方案》, 呼吁政府通过立法,改变供体角膜匮乏的现状。此外,眼科所在人体角膜的替代品生物工程角膜和组织工程角膜领域持续开展科研攻关并取得了系列成果,2015 年由谢立信主刀的全球首例生物工程角膜移植手术获得成功,2019 年领扣型人工角膜顺利应用于临床试验。在角膜病创新药物的研制和开发方面,谢立信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合作,历经11 年研制并开发出中国第一个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可供眼内植入的环孢素A 缓释系统,是目前国际上最佳药物剂型和用药途径。


在白内障领域,1993 年,谢立信在国内率先引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超声乳化白内障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开辟了我国眼科界的一个新领域。这项技术一改传统的注射麻醉、切口大等术式, 将手术的并发症降到最低,患者的痛苦降到最小, 打破了“白内障成熟才能施行手术”的传统治疗观念;人工晶体的应用,避免了术后配戴无晶体眼镜(框架式)及角膜接触镜的缺点或不足,使术后视力及视野恢复到正常。1994 年,谢立信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我国第一部《人工晶体植入学》,是当时我国有关人工晶体方面最新、最系统的专业书籍,成为国内眼科从业者了解和使用人工晶体的权威著作之一。1995 年初,他又率先开展了3.2 毫米小切口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效果良好,同年谢立信在《中华眼科杂志》发表了国内第一篇白内障超声乳化论文。


2018年5月17日第六届亚洲角膜学会学术会议全体理事合影


儿童白内障是眼科界公认的“险峰”之一, 相对成年人白内障,儿童年龄小、眼部解剖发育不成熟或者发育异常、巩膜和角膜硬度低、前囊膜弹性大等,从而导致手术时机选择复杂、手术并发症多,眼科从业者视为畏途,谢立信在国际上率先用前后囊环形撕囊、前部玻切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较好地解决了儿童白内障手术后反应重、效果差的难题,并于2014 年出版了《儿童白内障学》。屈光手术方面,他在我国首次应用角膜层间切除术(MLK)治疗高度近视, 使患者摘掉了厚若瓶底的眼镜,在亚洲地区开创了此项技术之先河。随后又率先开展了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和准分子激光角膜内成形术(LASIK),并对远视、角膜表层镜术和术后散光等开展系列治疗。


薪火相传,为中国眼科擘画美好明天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已蓬勃兴起,科学探索加速演进,学科交叉融合更加紧密,一些基本科学问题孕育重大突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谢立信表示,占领科技创新制高点,就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把握科技创新大势,在尖端技术、重大命题上发力,在越来越多的“高、精、尖、缺”科技领域实现新的突破。作为眼科学工作者,要继续引领眼科学事业向高端迈进,拿到更多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学成果。

“发展最需要的是人才和团队,只有具备二者才能取得创新性成果,才具备国际竞争力。” 谢立信始终坚持将人才培养放在首位。“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截至目前,谢立信已培养硕、博士研究生120 余人。在他的培养和带领下,眼科所逐步形成了一支以院士领军, 以院士候选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中科院百人计划专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泰山学者”青年专家为骨干的眼科学创新团队。

目前,谢立信所团队正朝着新的创新高峰不断登攀。在眼病防治方面,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作为首要研究项目,承担了国家卫健委《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技术服务指南》国家标准的制定,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项目《我国沿海地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体系建设》,已建设完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儿童青少年眼健康预警防控智能信息平台”,并将依托新药物、新设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继续推动近视防控体系建设,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推向全国。

糖尿病角膜和视网膜病变防治研究方面,在国家973 前期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资助下,开展了糖尿病角膜和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的系列研究,发现了神经肽、神经营养因子、三叉神经节病变在糖尿病角膜上皮愈合延迟和神经退行方面的作用机制,发表SCI 论文30 余篇, 被评为2016 年眼科十大进展。

眼部再生修复生物工程产品和创新药物研究方面,创造性提出了角膜脱细胞的渗透压平衡理论,创新了角膜基质脱细胞技术,解决了系列关键性理论和技术问题。创新研发的脱细胞猪角结膜制备关键技术已转让,眼内植入缓释药物已获得临床试验批件并转让。关键成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The ocular surface, Ophthalmology 等杂志上发表。


谢立信院士为病人看诊


在平台建设方面,继创建山东省眼科研究所、青岛眼科医院、山东省眼科医院之后,谢立信正在推动建设全新的眼科学高等教育平台——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青岛眼科研究院,目前该项目已正式签约落地,并计划于2021 年启动建设。研究院建成后,将整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教学资源和山东省眼科研究所的科研、教学、医疗优势,广泛开展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特色医疗、科研及成果转化以及学科建设,打造国家级眼科医学科研、教学、培训和眼科工程技术转化基地。

在纪念改革开放40 周年的专题采访中,谢立信曾深情表示:“我一生最大的成就不在于获得了院士称号,拿到了多少奖项、多少荣誉,而在于两点,第一为中国眼科培养了一批中坚人才, 他们现在遍布中国大江南北,成为各地区、各医疗科研机构的骨干力量;第二、创建了山东省眼科研究所,为中国眼科学发展搭建了一个专业平台,每年为50 余万眼疾患者服务,真正让高质量医疗服务惠及中国老百姓。”目前,已经七十多岁的谢立信每年仍完成数百例复杂疑难的眼科手术,悉心培养着12 名在读博士生,全国重要的眼科学术会议也经常闪耀着他的身影,他对中国眼科学发展的殷切期望以及提出的各种前瞻性、创新性战略观点,依然振聋发聩,指引着新一代中国眼科人不断向前。


个人名片

谢立信,中国工程院院士、眼科学专家,博士生导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终身教授。主要从事眼科角膜病、白内障的应用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在角膜内皮细胞应用理论、感染性角膜病、白内障手术技术改进和眼内植入缓释药物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是我国角膜病专业的领军人物,白内障超声乳化微创手术的开拓者,中国眼库建设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现任山东省眼科研究所名誉所长、青岛眼科医院院长,亚太角膜病学会名誉主席、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荣誉主任委员等职务。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十六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共获得各类科研项目50 余项,出版专著5 部,主编、主译、参编书籍30 部,发表学术论文500 余篇。他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 项、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1 项。同时获中美眼科学会“金钥匙奖”、中华眼科杰出成就奖、美国眼科学会成就奖、亚太地区眼科学会“Arthur Lim 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华眼科终身成就奖等奖项。在2015 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发布的“中国眼科科研人员近15 年国内学术影响力”排名榜中居榜首。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谢立信院士:光明路上的追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