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您的位置: 本部新闻公告院士风采院士动态详细

光明守望 | 谢立信教授从医执教六十载的熠熠星程

发布时间:2025-09-22 17:53:59    本文出处:办公室   
浏览量:0

【序章:初心如炬,辉映长夜】

时光长河中,他如一颗璀璨星辰,坚守初心,点亮无数蒙尘的双眸。他从青丝到华发,以医者、学者和师者之名,在中国眼科发展的历史画卷上,刻下了不朽篇章。他,就是山东省眼科研究所创始人、我国著名眼科专家、医学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立信教授。

【启航:星火潍水,破晓之光】

1965年,谢立信从山东医学院毕业,透过潍坊医学院眼科教研室的微光,窥见众多因角膜被麦芒稻穗划伤而失去光明的痛苦,自此把“一个农民没有了视力,该怎么生活”的牵挂,化为六十年不曾偏离的航标。0.5毫米厚的透明角膜,也成为了他耕耘一生的田野。

十年一剑,1975年,谢立信与1名兵团战士和1名技术员,开启了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新篇章。一支手电、一台简易眼底镜,支撑起划破黑暗的最初可能。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卫生纸、橡胶手套便成为了练习角膜缝合技术的日常材料,百遍、千遍,万遍,日日不辍。一年后,在这个初创的科室里,三例角膜移植手术成功完成,其技术和效果达到了当时国内领先水平。自此全国各地的患者慕名而来,希望之光在身处暗夜的患者间如涟漪般传播。1983年,美国国际眼科手术队到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进行学术交流,观摩谢立信的角膜移植手术,盛赞他为“东方艺术大师”。在谢立信的带领下,潍坊角膜病专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享誉业界。五十年后的今天,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中心已然成为胶东半岛医疗健康的知名品牌。

【求索:跨洋求学,携光而归】

改革开放春风,吹动国际交流。谢立信深知,我国眼科的基础研究与美国相差巨大,为尽快提升研究水平,谢立信从学俄语改学英语,三年后获得美国防盲研究基金会外国研究员(RPB)计划资助,成为世界眼科角膜病顶尖专家Kaufman教授的第一位中国学生。在异国实验室,他焚膏继晷,成果斐然,成为RPB年度表彰的五位国际眼科工作者之一,事迹登上《佛罗里达州报》头版。

时间来到1988年末,谢立信婉拒了导师的再三挽留,踏上归程。

他深感,眼科显微手术技术是中外临床水平的关键差距,风尘仆仆的谢立信,甫一回国便奔赴苏州举办全国显微手术技术培训班,一人授课,无偿教学,来自17个省市的眼科医生成为了最初的火种。以燎原之势,照亮了中国角膜移植手术和眼科显微手术国际化发展的征程。

【奠基:矢志创新,勇立潮头】

1991年,国家科技部(原国家科委)正式批准,在山东省委、省政府和青岛市委、市政府的鼎力支持下,山东省眼科研究所挂牌成立。

1994年,曾经是一片菜地和水坑的青岛市燕儿岛路5号,矗立起6000余平方米的研究所综合楼。老职工们常常感叹说:“研究所的一砖一瓦,都是谢教授带领我们一针一线缝起来的”。从零开始,那些手胼足胝的日子,凝聚起“热爱专业、艰苦奋斗、自主创新”的精神共识,成为眼科所持续发展的灵魂。

2004年,在山东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62岁的谢立信教授带领眼科所人义无反顾地开始了自己的第三次艰苦创业。

历经34年发展,今天的研究所已成为横跨济青两地、拥有两家三级甲等眼科专科医院、眼科研究院、省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0所视光中心、员工超过700余人、总资产超过20亿元的国内外知名眼科专业机构,更成为无数深陷黑暗的眼疾患者的光源所在。

从国内最早的国际标准眼库,到中国首个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眼内植入环孢素缓释系统;从引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技术,到获得国际同行赞誉的真菌性角膜炎手术创新;从实现山东省医药卫生领域院士零的突破,到荣获亚太眼科学会最高学术成就奖……一部部著作,一项项荣誉,见证了谢立信为中国眼科事业筑起的一座座光明丰碑,而这也正是他始终不熄的“为了人类光明”的理想火焰。

【领航:医者仁心,桃李灼灼】

数十年救治超10万患者的不懈与坚持……一幕幕,一日日,让谢立信成为了无数患者心目中那个独一无二的“光明使者”。

2025年2月,83岁的他,在自己即将接受白内障手术的前一小时,仍在病房躬身查房,为重症角膜病患者制定治疗方案。那一刻,他只是医者,全然忘却了自己也是病人。

谢立信在临床与科研的繁务中,始终将传道授业视为人生之重。讲台与手术台始终在他生命里交织,如今门下150余位弟子已成长为中国眼科重要的新生力量。

他是一位优秀的战略科学家,在他的引领下,山东省眼科研究所已培育出一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由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等国家级人才领军,泰山学者等省级专家人才和全国眼科学组委员为骨干的专家团队。

谢立信教授不但重视自己团队的成长,他也始终将中国眼科人才成长视作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近20年,国内数以百计的中青年才俊都亲身感受过谢教授温暖而坚定的推荐托举。生生不息的光,已成为点亮无数后辈前行的力量。

【薪火永续,光明无垠】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六秩春秋,谢立信以眼科为伴,在专业领域笔耕不辍,用高尚医德书写传奇。虽年逾八旬,谢教授仍不知疲倦地穿梭于门诊、手术、科研、教学之间,身影闪耀于国内外学术前沿。他不是在创造传奇,而是在用行动回答最初那个朴素的愿望:“为了人类的光明”。

谢立信,用六十载孜孜以求的岁月让光有了最温暖也最无限的生命回声。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光明守望 | 谢立信教授从医执教六十载的熠熠星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