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您的位置: 本部新闻公告新闻动态详细

【学术动态】谢立信院士在《Science Bulletin》在线发表专家述评

发布时间:2024-05-23 17:37:16    本文出处:办公室   
【学术动态】谢立信院士在《Science Bulletin》在线发表专家述评
手机阅读
分享
浏览量:0

2024年4月3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院长谢立信以《Precision management of diabetes subtyping: A spotlight on glucose-well-controlled patients with diabetic retinopathy onset》为题在《Science Bulletin》(1区,IF=18.9)杂志针对许迅教授团队、张芳研究员课题组与王育璠主任团队的合作成果在线发表亮点评述。

谢立信院士在评述中表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 是工作年龄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也是全球糖尿病(DM)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虽然,强化血糖控制可以显著降低DR的发生和进展,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良好(糖化血红蛋白(HbA1c)持续<7%)的情况下仍会发生DR(GW-DR)。然而,除了血糖和HbA1c之外,目前还没有针对GW-DR糖尿病患者的早期预警生物标志物,早期预防和治疗的关键窗口常常被忽视。因此,临床迫切需要确定生物标志物和相应的干预措施,以及时诊断GW-DR。

严格的GW-DR人群队列需要长期监测血糖控制和眼科评估,并遵守严格的标准,对纳入研究的糖尿病患者也需要持续的定期眼科随访检查,直至观察到新的DR发生,这些条件都对GW-DR队列的建立和维护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许迅教授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眼科研究所副所长张芳研究员课题组及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王育璠主任的临床研究团队,克服各种挑战,合作建立来自基于医院内的前瞻性糖尿病人群队列的GW-DR研究队列,采用靶向代谢组学揭示了GW-DR患者的早期预警生物标志物——血乙醇胺(ETN),并提示其作为干预策略的潜力。同时,该研究中的“临床队列建立-多组学检测-模型功能验证”的研究框架也为糖尿病并发症相关的系统研究提供了有力参考。

谢院士指出,未来,研究团队可通过多中心队列研究和长期随访,进一步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同阶段的GW-DR患者的代谢谱的差异以及不同糖尿病亚型(如1型和2型)的代谢谱差异;此外,GW-DR患者血清中乙醇胺含量显著降低的原因和生物学效应以及可能存在的独立于血糖而诱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代谢物的产生原因也是未来需要探索的课题。


评论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scib.2024.04.065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学术动态】谢立信院士在《Science Bulletin》在线发表专家述评
【学术动态】谢立信院士在《Science Bulletin》在线发表专家述评
手机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