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总是歪头“卖萌”,家长可要注意了——赵堪兴教授主刀复杂儿童上斜肌麻痹手术一例
宝宝总是歪头看人,那可能不是在卖萌,而是斜视引发的代偿头位,也就是所谓的“眼性斜颈”。上斜肌麻痹便是其中的常见原因之一。
豆豆妈妈发现豆豆孩子从小歪着头看东西,嘱咐豆豆不要歪头以后在给予纠正后,豆豆还说看豆豆一直强调看东西重影,感觉到孩子的不对劲,妈妈于是豆豆妈妈赶紧带着宝宝来到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就诊,。经过初步详细检查,医生告诉家长,豆豆患上的是孩子可能患上了“左眼上斜肌麻痹”,。我院特聘专家赵堪兴教授是斜视与小儿眼科领域的权威专家且每月都会定期在我院出诊,在科室医生的帮助下,成功为并为豆豆预约了赵堪兴教授的特需门诊。
赵教授为豆豆孩子做了细致入微的检查,发现豆豆其左眼明显高于右眼,左眼在上斜肌功能位(向内下转)时明显落后于右眼,下方斜视度明显大于上方,此外,豆豆的左眼眼底外旋明显,右眼眼底轻度外旋,豆豆的头歪向右侧,这是因为歪向右侧能够将旋转的眼底转至相对平衡的位置,从而达到更好的双眼视,这也是豆豆为什么他总是喜欢歪头,而强行正过来反而会看东西重影,立体视功能也会比歪头时更差的原因。
手术方案的精细制定
考虑左眼上斜肌麻痹继发会导致左眼下斜肌力量相对过强相对亢进(上斜肌麻痹代偿型),赵教授考虑首先通过下斜肌后徙术减弱下斜肌的力量,使之与麻痹的上斜肌平衡改善眼位,术中全麻后行牵拉实验,若左眼上直肌出现挛缩(上斜肌麻痹后下转力量弱,上直肌因长时间收缩出现挛缩,即上斜肌麻痹失代偿型),则需要行上直肌后徙进一步改善眼位病因,同时备右眼下直肌后徙以达到足够的手术量并改善下方眼位(因患者斜视度大,如果仅行左眼下斜肌手术难以达到平衡的眼位,且患者下方斜视度更大,下直肌后徙对下方斜视度改善会更佳),备右眼下斜肌前转位防止术后发生右眼眼位翻转。
最终,全麻后术中牵拉试验显示:左眼上直肌力量稍强,无没有明显挛缩,右眼下直肌力量强,确定手术方式:最终确定了左眼下斜肌后徙+右眼下直肌后徙的手术方式。
惊喜的术后效果
一个月后,豆豆回到门诊,我们惊喜的发现,豆豆孩子的头位和眼位比刚出院时还要改善许多!歪头几乎消失!那一刻我们和家长都真正为他们一家豆豆人开心。
医生提醒:
碰到宝宝“歪头”,需要到医院就诊,明确原因,如果是侧视症、屈光参差等原因,需要纠正不良用眼姿势或可能需要戴镜;如果是上斜肌麻痹、眼球震颤等眼源性歪头,则可能需要手术改善;如果是非眼性斜颈则需要到脊柱等相关科室完善进一步检查。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